出发!
去博鳌转一转~
在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周围
有许多美丽乡村
正成为备受青睐的旅游热门地
得益于博鳌亚洲论坛的溢出效应
村村共享发展机遇
处处尽显旖旎风光
构成一幅美丽“新”乡景
南强村
一摞持续更新的讲解词
3月的南强村
百亩花海烂漫盛开
处处弥漫着清幽古朴
恬静悠闲的气息
南强村花海。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
南强村
是距离博鳌亚洲论坛会址
最近的自然村
每年年会期间
村里的“田园会客厅”开门迎客
政商学界嘉宾
在村中或茶叙,或漫步
洽谈合作,精准招商
南强村会客厅。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
“大家看这条巷道,尽头是老屋,近处是新宅。这些年村民们发家致富后,盖起了一幢幢新房子,并逐渐延伸到了马路附近。”漫步村中,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和美乡村志愿讲解员何远霞向宾客们介绍。
志愿者讲解员既是导游,也是美丽乡村的“宣传员”,如何将乡村发展变化娓娓道来是关键。20多页纸的讲解词中,不乏对古村建筑的介绍。
自2017年起
南强村重点打造美丽乡村
南强村花海。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
改造坚持旧物利用、修旧如旧
为游子保存了记忆中的南强
又让客人感受到
原汁原味的田园风貌
游客走进南强村。南海网、南国都市报记者 李昊 摄
蓬勃的人气
让这座古老的村落
不断焕发新光彩
村民们的发展思路也越来越活络
一座座农户房屋
被改建成农家乐、客栈
书吧、酒吧、文创基地……
游客走进南强村。南海网、南国都市报记者 李昊 摄
依托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
开展经营
村民通过房屋、土地或现金方式
自愿入股
并参与年底分红
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梦想
南强村。南海网、南国都市报记者 李昊 摄
留客村
一朵全身是宝的蓝莲花
“莫笑农家腊酒浑,
丰年留客足鸡豚。”
丘陵环绕处
椰林掩映间
留客村到了
留客村。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
刚一下车
游客就被眼前的莲花池深深吸引
蓝莲花。南海网、南国都市报记者 苏桂除 摄
“这是海南的本土草本植物资源,名叫蓝莲花,具有生食、入药、泡茶等用途,深受市场欢迎。”蓝莲花种植户卢美燕热情介绍道。
两年前,卢美燕将花种到了留客村,带领村民致富增收。泡花茶、炒干花、制精油……卢美燕带着村民们在蒸馏锅里炼“液体黄金”。
随着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
卢美燕也逐渐找到了发展着力点
与博鳌乐城先行区相关医疗机构
开展原材料供应合作
这些产品销路广阔
出口日本、韩国和中东
合作社工作人员在晾晒莲花。海南日报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
“我们也希望从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寻觅更多商机,让这朵小小的蓝莲花真正成为留客村的致富密码。”
卢美燕说。
蓝莲花。南海网、南国都市报记者 苏桂除 摄
朝烈村 沙美村
一份幸福洋溢的新生活
连日来,为了做好接待服务,朝烈村委会委员陈小恋带领团队精心做好安排。过去,村民大多靠干农活为生,还有很多人外出打工。而得益于博鳌亚洲论坛年会“金字招牌”的吸引力,越来越多企业到博鳌布局。
产业结构变化
带来更多发展机遇
如今
朝烈村的农家乐、民宿、
旅游商店等业态
如雨后春笋
越来越多外出的年轻人回到家乡
“每次回沙美,都有新变化。”
几年前
看到村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
博鳌镇沙美村村民莫泽豹
辞去城里的工作回乡创业
沙美村。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
他改造自家民宅
开起了咖啡厅
这一杯“歌碧”
浓缩了一个精彩的小镇故事
沙美村中茶舍。央广网记者 林韦玮 摄
🏡
当“论坛流量”转化为“发展增量”
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带动下
一座座极具个性的美丽乡村
正在博鳌小镇上多点开花
博鳌外“转”
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,记者到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办地周边的重点园区、乡村、旅游景点等地转一转,感受新变化、新体验,以小切口展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给当地带来的辐射作用、溢出效益和巨大机遇。
来源:海南发布联合海南日报、南海网、南国都市报出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