翰墨挥洒,若蛟龙游天,刚劲处似壮士舞剑,豪气干云;笔锋流转,如清风拂柳,飘逸间尽显柔美,雅韵悠长。山水画卷,层峦叠嶂,翠色欲流;江河湖海,浩渺无垠,涵容天地。娇花带露,鸟翼振风,梅兰竹菊,君子四德,皆于笔墨色彩之中,绘就卓尔不群的艺术盛景。
愿诸君缘临此境,与不凡佳作相逢,让心灵受其触动,智慧得其启迪。将不凡作品藏于心间,使自由之思翱翔九霄,逍遥于天地之间,必不枉此行,不负此展!
李多木题
李多木
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
陕西电力美术家协会主席、
陕西省工笔画院名誉院长、
西北书画院名誉院长、
陕西省中国画学会艺术顾问、
西安市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、
西安外事学院老子学院客座教授、
西北大学中国西部书画研究院顾问
中国书法家画家艺术研究院顾问。
涉猎多元绘画,主攻花鸟画卓 有成就。其作品有传统、有创新。山水元素的植入,彰显出独到的语言语境表现力,无论工笔、写意,都洋溢着浓浓情韵致。作品清新隽永,散发着文雅的气韵和诗情画意的东方审美情趣。
曾获陕西省科教兴陕“十五”辉煌艺术成果展金奖、陕西杰出书画名家金奖、琴岛杯首届全国书画展金奖、“国花杯”全国书 画作品大展赛金奖。毛主席纪念堂、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、张大千纪念馆、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、吴昌硕纪念馆、王光忻纪念馆等单位收藏有他的作品。《初阳雅韵》《晴雪》等四幅等作品入选1992年在纽约举办的“中国中青年知名画家作品展”,曾在张大千纪念 馆、陕西美术馆、银川银宝宝斋、大连艺术展览馆、西安亮宝楼展览馆等地举办个人画展。
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、福建美 术出版社、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社,分别出版:作品专集《李多木画集》《李多木写意牡丹》《李多木写意珍禽》及中国画技法丛书:《笔墨纸砚》《孔雀》《题款与钤印》《木棉花》《玉兰花》《牡丹画法》《临摹宝典.枇杷》 等十多种发行全国。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《浪漫神采 诗情画意---访著名画家李多木》多次播出,西安电视台录制播出《鸟语花香---李多木和他的花鸟画》等专题节目。作品收录于《中国绘画年鉴》《陕西书画名家作品集》《全国著名画家作品集》《中国收藏》《国画家》《中国画家》《画院》等典籍书刊。
灼灼其华,悠然南山
——国画花鸟大家李多木先生画作赏析
翻开李多木先生的画册,似有一股春风拂面,裹挟着皎洁月光,温暖人心,引领观者沉浸于艺术的海洋,尽享美好与幸福,流连忘返。画册中,栩栩如生的禽鸟花草闪耀着生命的色彩与活力,展现出艺术之美、自然之美、生命之美,营造出如诗般美轮美奂的艺术境界 。
李多木先生是四川人,性格温润如玉,内心笃定且内涵丰富。他待人谦和,潜心艺术六十余载,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深刻,同时对西方绘画也颇有研究。他将西画之长融入中国传统绘画,做到古为今用、洋为中用,在中国画领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李多木先生著作颇丰,始终为中国画的普及与发展贡献力量。他执着于艺术,而非个人名利。其画作色彩丰富,蕴含着艺术生命的多姿多彩;风格清丽雅致,毫无艳俗之气,尽显画家的深沉气度。细细品味,画面笔墨娴熟精妙,秀润典雅,神韵兼备,满是生命的情趣与生活的美好。
先生书架上有一本西方印象派绘画大师莫奈的画册。他曾拿着画册对我讲,莫奈的画展现了光与物交织的美妙神奇。艺术的生命在于传承、接纳与包容。于是,先生尝试将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碰撞融合,在色彩表现上大胆创新,通过色彩的变幻与丰富,赋予作品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画面张力,洋溢出生命的奔放与瑰丽。
先生钟情月夜,喜爱月色下的静谧之美,许多作品都诠释了这种月夜意境。月光、流水、亲昵的孔雀、婀娜的花草,宛如《春江花月夜》描绘的美景,读画如品诗,诗韵自画中流淌而出,让人尽情领略画韵之美。
先生的作品《金秋》创作于陕西实现村村户户通电之时,以六尺夹宣双面绘制,呈现出油画般的厚重质感。画面中,苇草取代丰收的谷穗占据主体,温暖的橙色铺满画面,似有成熟庄稼的浓郁香气扑面而来。活泼的鸟儿带着庄稼人的喜悦在画中欢闹,仿佛能听见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。金秋是成熟与丰收的季节,空中随意布置的三条电线,以及款识诗塘中的诗文,巧妙地将歌颂对象指向了辛勤的电力工人。整幅作品饱含激情与对生活的热爱,以潇洒奔放的笔触歌颂生活、再现成熟的辉煌,是劳动者的赞歌,也是丰收喜悦的颂歌。该作品参展后荣获金奖。
花鸟画的形制是画作成功的关键,明确的主题思想、出色的表现手法、精妙的构图等,都是营造中国画意境的重要途径。李多木先生作为花鸟画大家,对花鸟画构图有着深刻理解与体会。花鸟画之美,以及如何产生视觉冲击力和舒适感,是历代花鸟画家毕生的追求与探索。李多木先生在多年艺术创作中,深入研究黄金分割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九宫格构图法,精准把握表现艺术之美的物象比重与位置,使画面笔墨、主副体均衡,黑白对比与色彩呼应恰到好处,达到最佳视觉效果,展现出最美的艺术魅力。
李多木先生对花鸟鱼虫的描绘得心应手,工笔、写意以及兼工带写皆技艺精湛、潇洒自如。他笔下的牡丹别具一格,构图大气饱满,艳丽却不俗气,自然大方地展现出牡丹的高贵气质,令观者爱不释手;所绘孔雀高贵华美,尽显优雅内涵,彰显时代审美气息。
先生的小品随笔同样清新隽永、独具匠心。一枝玉兰、两只依偎的鸟儿,一抹白梅、欢唱的八哥,笔墨随性而至,如得神助,尽显天真烂漫,将生活中的美好融入画中,趣味无穷。
读先生的画,如嚼橄榄,韵味悠长。他的花鸟画蕴含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,充满哲学思维。天地万物、阴阳变化,皆为其捕捉艺术灵感的源泉,他始终追求中国画的最高境界。中国画若没有意境,就如同失去灵魂。无执着、无刻意,在似与不似间转换,无拘无束、忘我投入,这便是艺术的至高境界。先生不满足于现有成就,仍以高起点的精神状态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探索。我由衷钦佩先生的精神世界,相信他的艺术之路会愈发精彩,他无疑是众人学习的楷模与典范。
贾宝山
2021年4月完稿于清渭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