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论
分享

参观从山谷里来观后感

这个是认证

隔水望伊人

2025-04-12 20:14 中国

14483 0 0

       法布里斯·伊贝尔是一位60后先锋的艺术家,他的创作的理念来自于哲学的经典的三个问题:我是谁,我从哪里来,我要去哪里。在这个哲学的追问之下,法布里斯·伊贝尔作为一个环保的卫士,他从乡村里出生,热爱这一片土地,看到工业化逐渐侵蚀故乡的土地,他感受到一种使命感:如何保卫这片土地。在他的创作开始的阶段,他和父母合买了这一片土地,然后在上面种了很多的树。当他发现原来学到的植物学的很多知识和现实有冲突的时候,他将想法融入画作,引发大众思考。在他的视角里,一减一等于二,当几门科目融合在一起,这种跨科目的结合效能一定是较大的。

       我认为整个布局开始就像是一场艺术家的自我介绍。从一开始,他就画了他出生的地方、父母居住的地方以及回忆中的模样。他的父母是牧羊人,当他从小生活在绿色森林里,他特别喜欢绿色,在他看来绿色小熊是他的英雄。在他的保护之下,人们都快乐地生长。他的能量波传送到每一幅画作和装置艺术之中,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人形树的造型,里面有不倒翁、衣服上画圈圈的人,钢铁的人还有圣诞老人等,每个人代表着社会里不同性格的人。为了配合这组装置,艺术家还做了一圈人形模特,他们穿着各色的衣服,围站在一起,代表着社会上各色的职业。

      这次展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不同于之前人们力求写实的,现在的当代艺术更强调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,他的思考和对艺术的探索,其中有形式的探索,比如瓷板画或者加PVC材料,也有内容的探索,比如地下埋的有什么等等。在我印象里,有两幅画让我觉得别有趣味,第一幅是一棵树上挂满了各种吃的,如果真的以后科技发展到那时候,当然这只是艺术家的想象,现实里我们只见到植物的嫁接等技术,每个植物的生长的属性不同,所需的营养不同,不太可能出现在同一株树上。此外,还有假想未来人会不会变成章鱼的样子,身体都软软的呢?这些美好的想象有一点儿童真,完全不同于我们认知画的惟妙惟肖,务必真实。

      在里面,我们还能感受到艺术家的哲学思考,比如在一棵苹果树上掉下来的是樱桃,似乎印证着你永远不知道掉下来的是什么。人们总是习惯了从书本里寻找知识,却忘记了大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。在艺术家的作品里,我们常常看到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,比如如何提高树木的成功率,他发现在地上有一些小缝隙里洒种子,那么成活率是最高的。在最里面的内侧,艺术家将细胞壁、细胞质融入画作,思考生命本真的存在,至于画布的空白是留给未来的。

     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礼物,这也是他将一个模特肚子里装一个方形的盒子,在大自然的馈赠里,我们种下什么,收获什么。在这个思考里,工业化对大自然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,农药的喷洒,过度的开垦等都是不利于大自然,对于这一切,我们又能做什么呢?艺术家邀请学校的学生来工作室参观,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,体会大自然的美妙,在绘画和接近自然的过程里,牢牢树立保护自然,热爱自然的理念。

      在一场场画作和大自然的对话交流中,我们看到一副竹子的画作,一边是南方的竹子,另一边是北方的竹子,在中间是过度砍伐的竹子,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个问号。未来会如何呢?会变好吗?一定会的吧!关于保护环境,我想到一句话,亡羊补牢,犹未为晚


# 环保
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“凯迪号”作者上传发布,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,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。文章内容之真实性、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,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、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。
举报
投喂支持
点赞
发表评论
请先 注册 / 登录后参与评论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