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论
1
分享

超越与重生‖韩朝教授作品欣赏

艺苑名家

2025-04-15 12:21 中国

42599 0 1

韩朝(本名韩立朝),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并获博士学位。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,研究生导师,中国画系负责人;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;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,北京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;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;李可染画院研究员;农工党中央文化艺术体育委员会委员,中央书画院常务理事;北京东方书画研究会副会长,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常务理事等。

作品数十次参加国家级美展和学术邀请展,出版有《涵观别秀》《在场的现实:20世纪20至60年代山水画写生研究》《中国当代艺术家•韩朝》《新水墨大系•韩朝卷》《文心画境:首师美院韩朝山水工作室创作与文献》《吴冠中艺术形态论》等学术著作及个人作品集近20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超 越 与 重 生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/刘巨德    

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澄怀观道的艺术王国。画山水、赞山水已有几千年的历史,寻根问源,都是国人把目光和心灵投向蓝天的结果。    中国一切伟大的艺术之路,无不通向天宇,天空,天道,自古是中国人头上最敬畏的谜,这遥远的地方,令人最虔诚。观道、体道、悟道、味道、殉道,已成为历代前贤心通天宇的梦。

韩朝,正是那朝拜前贤的当代人,也是澄怀观道的后来者。他行走在敬畏传统和向往当代的路上,渴望走向未来,在传统文化的根脉上生长出新的当代的艺术枝脉和花果。

应该说,这是他用艺术的预感和本能,正虔诚地践行一个当代的艺术理想。看他的山水画,形态平直、走势气长,用笔果敢,坡如劈面,青、赭、黄,在黑白灰间像夕阳的余辉或春意镶嵌,无塑造,无刻画,每个局部都生长着传统的笔墨,而整体却释放着通向当代艺术的光芒。

传统的回眸和当代的前瞻相互交织,似乎有一种艺术变革的思想正在孕育和萌发,显现出种籽破壳出土的快乐和顽强。

山水在他眼中并非山,也并非水,更非现实。他对山的意识和感觉,很象起伏的大地被当代艺术的观念包裹,单纯、宽广、浩瀚。

人随山物化,山随人脫化,静息的山峦恒久、绵延、无限。仿佛山水是天际变幻的投影,无限能量的延伸,或收或放, 或涨或缩,都依据自然的节律升降。

韩朝习古不拟古,学西不抄袭,他知常而求变,为“不失传统笔墨之精粹,涵容当代艺术之大义”而默默探索。近代齐白石、黄宾虹纵向接续千年文人画传统,他渴望;林风眠、吴冠中横向延至无名工匠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,他向往。

他走在横竖兼容并蓄、厚积薄发的治学路上。这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,不问西东、法无定向的路,以变求常、心游宇宙的路,擦净心灵的镜子澄怀观道、忘我的路。

在这条路上,中西、古今、土洋,无疆界;大与小、有与无、黑与白……都存在于转瞬间。天地为稊米,毫末为丘山,大山小草,均与宇宙无限相联。

大无外,小无内,一个形而上的抽象世界,山水的冥想世界,以浑为宗、以清为法的世界,充满着绘画的真性、冥想性、随机性、流动性、抒写性和多义性,令艺术家和客体面对面相互欣赏,相互超越,又相互重生。

韩朝跋涉其间,纵情自得,以逸品之目皴擦、勾劈、点染,心手相忘。山一横,树一纵,长短错落,有致得当。画面方硬峭拔的气象,坚正苍茫,比较文化的痕迹隐隐鸣唱。

韩朝在山水中忘我,忘你,也忘他,正默默剔除一切迷障,忘掉一切良方,朝着山水冥想的世界走去。他望见范宽危坐高山,面对群山峻岭,冥想宇宙造化神性的寂静。

艺术,生命灵魂深处的生命,象黑洞一样吸引着无数艺术家的心灵,去观道、体道、悟道、味道和殉道,这是人类生命精神的奇迹。 

(文作者系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,著名艺术家,美术教育家)

# 书画名家
# 名家作品
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“凯迪号”作者上传发布,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,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。文章内容之真实性、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,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、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。
举报
修改于2025-04-16 23:57
投喂支持
1人点赞
发表评论
请先 注册 / 登录后参与评论
推荐阅读